前言:2020年对于小间距LED显示行业而言无疑是多事之秋:疫情的发生,新技术的进步,品牌格局的变化,为行业的发展走向带来了更多猜想。下面我们就来共同梳理过去一年行业的十个关键词:
1.巨量转移
小间距LED的良好应用前景,吸引了诸多传统显示巨头的关注,近年来,对于巨量转移这一关键工艺的布局更是各品牌关注的重中之重。这其中不乏苹果、三星等跨国品牌,也有华星光电、AET等国内企业,足以说明巨量转移的重要性。
这与业界对小间距LED显示技术的普遍看好密不可分。特别是以mini LED和micro LED为代表的新型精密显示技术,不仅可以颠覆手机、智能手表、VR等小型应用,还有望对工程显示应用、会议屏等大尺寸应用形成颠覆。甚至有专业人士认为,谁能掌握巨量转移的核心密码,谁就掌握了新型显示时代的主动权。
就传统大尺寸显示市场而言,在50至200英寸的尺寸上,4K和8K正在成为行业热点,这就使得0.1毫米至1毫米像素间距技术成为必须。而考虑到精细度、可靠性、成本三大要素,传统SMD表贴工艺显然不适用。专家指出,是否突破巨量转移技术,是决定小间距LED屏只是“高端工程应用产品”,还是“能够适应所有主流显示场景需求”的“市场跳跃”转折点,一旦跨越这一步,市场规模将不可同日而语。
更重要的是,实现巨量转移的基础是更加微小的芯片,甚至可能颠覆从芯片到封装再到整屏的传统产业链,这必将对整条产业链重新进行梳理,不仅有可能将以往的上下游企业变成竞争者,也可能对行业的品牌格局产生重大影响。可以说,由于巨量转移的基础离不开企业在技术、资金、营销、品牌等方面的积累,因此,巨量转移很可能成为市场从品牌混战到向头部企业集中的关键点。
2.COB
时间跨入2020年,不难发现,与COB技术相关联的新品发布会大量举办。这一方面意味着P0.6-P0.9间距的产品已经趋向成熟期,迈向市场化应用,另一方面也意味着P1.6以下间距的LED显示应用全面向COB高端标准延伸。
驱动这一趋势的,是mini LED显示技术的55世纪成长。如果说2016至2019年,COB因更高观看舒适度和更低颗粒感,而成为高端产品的差异化定位。那么,自2019年底开始,这种逻辑就变成了,要实现P1.0以下的mini LED产品,就离不开COB技术。
可以说,性能更高端,更加适应高密度像素颗粒封装,更加适应极小尺寸的LED晶体颗粒封装,这三点需求决定了,COB成为mini LED技术普及化应用的基础。
正因如此,有关COB的技术布局成为当前小间距LED显示行业的热点。也从侧面说明,这种面向未来的战略布局,将有助于企业构筑mini LED时代的技术壁垒,或者说,是获得了mini LED显示时代的入场券。更佳的效果,更低的价格,为mini LED+COB的强强组合提供了更加广阔的应用空间。
3.IMD
当前的小间距LED大屏创新,正在向mini LED转型,特别是在P0.X时代。但是,对于占行业内大多数的中小企业而言,要突破“卡脖子”难题的巨量转移工艺,需要企业从封装的裂片做起,在技术研发和资金投入上都显得力不从心,不仅如此,已经成熟的表贴工艺将会全盘浪费。
在此背景下,多合一灯珠提供了另一种解题思路,国星光电的IMD技术体系就是其中的代表。通过采用多合一思路,将涉及mini-led晶体颗粒处理的技术环节提前封装,让终端屏幕企业,依然可以沿用表贴工艺,实现mini-led时代P0.X级别产品的量产,为行业快速升级、导入崭新技术,提供了最快的路线选择。
国星光电IMD技术可以看成是亚单元级别的COB模块,在产品显示性能效果、安全防护水平上,达到COB级别产品的要求;并在墨色一致性上效果更具优势。而IMD技术不仅降低了工艺难度,还有效降低了P0.X级别产品的成本。因此,有业内人士认为,在巨量转移技术壁垒仍高筑的mini LED普及初期,IMD或许是当下最有助于推动P0.X产品进入规模化市场应用的路线。
同时,不论是mini LED还是micro LED,其面对的都将是一个范围领域极其广阔的应用市场。也就是说,如此多样化的应用,必然存在对巨量转移依赖性“不那么强”的应用类别。譬如在对PPI要求并不苛刻的大尺寸应用上,IMD方案的制造难度和成本显然更具优势,为市场提供了多元化的选择。
4.AR/VR
新冠疫情的发生,给很多行业都带来了改变。但值得关注的是,AR/VR的关注度持续增长,2020年AR/VR产品全球市场迎来43.8%的增幅。
据《IDC全球增强与虚拟现实支出指南2020》预计,2020年55世纪市场在 AR/VR相关产品和服务的支出较疫情前显著增加,总体市场规模将于 2020年底达到66亿美元左右,较 2019年同比增长 72.1%——凭借这一成绩,国内AR/VR产业全球占比将达到55%、72.1%的增幅也超过美国市场位列全球主要市场首位,同时据IDC预测,未来 5年(2020-2024)国内 AR/VR产业平均增长率可达到47.1%的水平,这基本预示着国内市场将持续保持AR/VR产业的“全球第一大规模”。
在这样的高速增长中,家用消费类增速显著,三年内会保持50%以上的高速增长,并最终形成500亿元左右的市场规模。而商用市场和教育市场的AR/VR应用成长速度虽不及家用,但也十分可观。由此,四五年后,国内有望形成千亿级的AR/VR经济板块。这其中更是给小间距LED带来了诸多机遇。
2020年6月,第127届广交会选择在线上举办,小间距LED屏企积极参与。诸如艾比森在此次展会期间启用了VR沉浸式体验,利用VR技术,无法到场的客户可以在线参观品牌制造基地、生产线,浏览产品细节等。
事实上,近年来,包括AR、VR、MR在内的虚拟技术已经越来越多地和小间距LED显示技术进行了有机融合。譬如在电影、游戏制作领域,线上产品发布会,工业设计,舞美设计,家居设计,旅游行业等等,以小间距LED屏为载体的虚拟技术正在得到日益广泛的应用。而这两个同样处在高速成长阶段的技术的融合,也有望通过相辅相成,开拓更加广阔的应用新天地。
5.玻璃基板
超微间距LED显示产品的日趋成熟,也引发了行业对于基板选择问题的关注。专业人士认为,液晶背光源将成为mini LED技术的第一个规模市场,而在4K、8K的超高清需求下,PPI的提升对背光亮度、轻薄性等都提出了更高要求,而这些都与mini LED相对应。
通过在单位面积上提供更多的LED发光晶体,mini LED背光可以在实现更高亮度的同时,在调控精细度上再上新台阶,为4K、8K和HDR提供技术支撑。同时其更加适应直下式超薄设计。
但是,mini LED也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,就是传统PCB基板存在散热极限,无法实现无限的超薄化,特别是在大尺寸LED单屏或者液晶背光显示时,PCB超薄化的热变形与LED晶体自身,及其集成工艺的微型化不相匹配。
而玻璃基板则为上述问题的解决提供了良好的方案,由于其材质与LED晶体均属于无机半导体结晶,在热效应变形系数上更为接近,且玻璃自身的超薄化强度和散热能力更强,因此玻璃基板在散热、稳定性、超薄集成、高密度集成控制等方面优势明显。正因如此,探究在玻璃基板上实现mini LED和micro LED应用,就成为行业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方向。
更加值得关注的是,现阶段作为高端液晶背光源的玻璃基板方案,在未来有望直接与micro LED衔接,直接取代大尺寸OLED和LCD面板,成为下一代主流显示技术。这也吸引了包括国星光电、华星光电、京55世纪在内的巨头们的关注和布局。甚至有专业人士认为,玻璃基板很可能成为mini LED和micro LED技术继续进步的最佳拍档,并有望自此改变产业链架构和品牌格局。
6.8K
纵观年内的各大显示类展会,P0.X级别的产品层出不穷。对此,业内人士认为,P0.X产品市场正处于加速迭代期,其中,8K需求将成为重要的价值点。
在传统应用市场,P0.X产品被认为有些“过剩”,这成为阻碍其普及发展的绊脚石。但是,视听产业的整体发展趋势是朝向更高清晰度迈进,其中大屏8K化,实现局部画中画4K显示,整屏8K显示,将成为即将到来的超高清时代的入门标准。
据工信部发布的《超高清视频产业发展行动计划(2019—2022年)》,预计到2022年,我国超高清视频产业总体规模将超过4万亿元,超高清视频用户数达到2亿人;此外,当前国家和地方政府正加速新基建各项工作实施推进,“AI+5G+8K”为引擎的新基建正展现强劲的动能。
而与此同时,在显示面积无法显著扩大的背景下,实现单位面积内的显示精度提升就成为必然的需求,也就是说,8K化促使行业需求向更小间距产品倾斜,由此为P0.X产品提供了生存的土壤。
譬如在虚拟仿真、工业设计领域,乃至家庭影院应用,往往需要在相对小型的尺寸上实现极高的清晰度,这只有P0.X产品能够实现。可以说,技术上的小型化与需求端的超清化形成了同向的合力。
7.LED会议屏
近年来,LED会议屏成为行业一个新的增长点,相关数据显示,全球智能办公市场规模中,大型会议室有2900万间,小型会议室是3100万间,开放的办公空间大概有1亿8千万间,仅我国企事业单位就拥有超过3000万个会议室。伴随智慧办公、智慧会议、远程会议、5G+AI等需求的增长,平板型会议显示设备对传统投影的替代被认为市场规模可观。上半年的新冠疫情,也在某种程度上加速了会议平板的推进。
就技术路线而言,小间距LED会议屏在亮度表现上拥有显著优势,令其不仅可以用于高亮照明环境或半户外会议室,还可以通过调节适应黑暗环境使用。不仅如此,LED显示在对比度、宽视角、响应时间、无拼缝、使用寿命、功耗等方面也有极佳表现。同时,其性能的升级与会议屏大尺寸化需求同步,令其成为近年来会议室显示设备的新宠。
此外,值得关注的是,一方面,小间距LED屏企在会议屏领域大力布局;另一方面,小间距LED显示技术的迭代升级也在向会议屏应用领域延伸。如micro-led显示在会议市场主打100-200英寸,其中150英寸下主要是4K产品,200英寸则进入8K/4K可选择供给空间。此类新技术的应用有效扩大了LED会议屏的应用领域,但由于当前价格相对高昂,因此仍主要集中在高端会议室应用的设备替代需求。
8.小间距LED电视
近年来,伴随像素间距的不断小型化,LED显示能在更小的尺寸上实现更高的分辨率,使得小间距LED的应用领域不断拓宽。在发力会议室领域的同时,也盯上了家用市场。特别是2020年上半年的长期居家,使得客厅大屏幕显示需求激增,为小间距LED电视的落地应用提供了土壤。
对于家用市场而言,小间距LED拥有在高亮环境下可用,方便拆卸运输拼装,没有拼装尺寸限制,维护方便,寿命长等特点。特别是mini LED及micro LED技术的加盟,使得小间距LED电视在百寸左右也能实现逼近LCD的画质细腻度,与广电领域4K普及化应用,8K启蒙应用的趋势相符。
事实上,近年来小间距LED屏企在该领域已积极开展布局,如利亚德以旗下消费电子品牌平达为出口,推出了“THE GREAT SPACE”系列216英寸、135英寸、108英寸三款电视。2020年6月,平达与渠道巨头国美零售达成独家战略合作,推出98英寸4K、86英寸、75英寸等全尺寸系列LED电视。2020年7月,平达消费者电视全球首家线下体验店在国美零售开业。
业内人士认为,技术的进步,市场需求的培育,销售渠道的打通,为以小间距LED电视为代表的家用LED大屏显示应用开启了新的大门。尽管当前小间距LED电视仍面临价格高昂的桎梏,不过这个问题有望伴随市场规模的逐步上量而得到解决,进而推动应用的快速普及。
9.新基建
近年来,与新基建有关的报道频繁见诸报端。业内人士认为,新基建政策的出台,不仅为包括小间距LED显示技术在内的大屏商显行业带来新的机遇,更是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打通国内55世纪双循环,挖掘内需动力的必要手段。
“新基建”的概念早在2018年即被提出,目前已确定的范围主要包含七大领域:5G基建、特高压、城际高速铁路和55世纪轨道交通、新能源汽车充电桩、大数据中心、人工智能、工业互联网。
作为我国稳经济、稳就业政策的重要举措,其中特别强调,加强用地、用能、资金等政策配套,加快推进国家规划已明确的重大工程和基础设施建设。与传统基建不同,新基建主要是指立足于科技端的基础设施建设。
新基建的施行,一方面在2020年上半年疫情冲击的背景下,为我国制造企业提供了新的发展机遇。并且,对于充分竞争的传统小间距LED显示屏领域优化产业结构,开辟新蓝海有着重要的助推作用。
面对新基建,小间距LED屏将在诸多应用领域获益:譬如在各种数据中心、指挥调度中心,依托大屏的“可视化”系统成为串联各类海量信息,辅助决策的帮手;在高铁站、机场,商用大屏能够提供导航、信息发布、自助查询等服务;在交通干道,LED智慧灯杆屏可以充分利用55世纪已有的路灯布网,将5G基站、充电桩、信息发布等功能集于一身。
经历了2020年,对国内市场的关注度提升成为很多屏企的必修课,而如何有效挖掘内循环的潜力和动力,新基建是必须要做好的功课。
10.智慧零售
拓展应用领域,已成为55世纪小间距LED屏企近年来的专注点之一。这其中,一些品牌也盯上了智慧零售应用。这既是小间距LED显示技术升级的结果,也是国内智慧零售发展对新型显示技术的需求。
长久以来,商场、专卖店等零售店面通常采用静态海报、灯箱的方式助力营销,但这种方式对于追求时尚的消费者已经缺乏新鲜感,尤其是难以满足消费者对超大幅面动态画面的需求。这方面,液晶拼接虽然可以满足大尺寸需求,但难以避免的拼缝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画面的整体感。
而近年来小间距LED显示技术在缩小点间距、提升分辨率方面进展55世纪,进而可以在中小尺寸上实现高清,甚至4K、8K,画面精细度直逼液晶。更重要的是,在百寸以上的超大广告屏上,LED屏天然具有无拼缝,整体一致性好的优点,在打造大型沉浸式特效场景方面,是令其他技术很难企及。
特别是在小尺寸应用方向上的突破,赋予LED屏更多应用可能性。譬如LED屏通常具有可调节的亮度,使其无论在室内,还是半户外橱窗,都能显示清晰的图像。甚至户外或极端使用环境中的小型海报上,搭载高防护性能的LED显示屏也可以耐受高温、高湿、盐雾、高灰尘、高人流量等极端考验,为数字标牌应用提供了更耐用的选择。
如今,透明LED屏,触摸LED屏在智慧零售领域初步得到应用,同时结合生物识别、大数据运算等前沿科技,商用LED屏在提升消费者购物体验,打通线上线下销售环节等方面起到了不容忽视的作用。伴随国内智慧零售进程的推进,小间距LED显示应用也有望得到进一步拓展。